夜幕降临,每人举起一柄火把,3000多人的队伍蜿蜒而上,将二十四道拐盘山路照得绚烂夺目……今年8月,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举行火把节活动,不仅让当地群众乐在其中,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“打卡”。
“好看、好玩、好吃又好爽,叫人舍不得离开!”山东游客李小坤说,音乐节、美食节、篝火晚会、民族传统运动赛事等轮番上演,一家人玩得尽兴,不知不觉在这座西南小城逗留多日。
从“来过”到“留下”,李小坤这趟晴隆之旅,折射出贵州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。继前些年实现避暑季游客量“井喷式”增长后,贵州瞄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新目标,围绕资源、客源、服务三大要素,用好自然珍宝、文化瑰宝,全面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喀斯特地貌、山地气候资源、多彩民族文化
用活特色资源,建立旅游产品体系
秋日,位于黔西南州的万峰林景区,万般奇峰重叠,山下金色稻浪铺展。纳灰河弯曲流淌,串起一座座布依族村寨,好一派迷人的山水田园风光!此时,悠扬的乐曲响起,人们围坐在一起,拿起牛骨胡、竹筒琴等乐器吹拉弹唱,演绎古老的布依族八音坐唱,令人陶醉。
万峰林景区的自然景观十分独特,被誉为“锥状喀斯特大型天然博物馆”。“用活特色资源,让人体验不同旅游乐趣。”韦珍说。作为景区旅游项目开发负责人,韦珍和同事们努力全方位展现万峰林的魅力。
万峰林旁边,“乡愁集市”改造升级后,打造八音坐唱专门展演场所,汇聚草编、蜡染等非遗工坊,沿街布设民宿、小吃摊、特色餐厅等,为游客提供集吃、看、娱、购为一体的服务。景区依托山林、河流、村寨、民俗等元素,建成20个文旅业态组团。今年1月至8月,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旅游集团旗下各景点和场馆累计接待游客超160万人次。
森林覆盖率超过62%,土地面积92.5%为山地和丘陵,多山、多河、多瀑、多洞、多湖,贵州的自然风光千姿百态。同时,多彩民族文化成就了贵州“文化千岛”“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”的美名。用活特色资源,丰富旅游产品,万峰林景区的发展之路,正是贵州各地发展旅游业的共识。
凭借优越的山地气候资源,六盘水市推出“春天赏花、夏季避暑、秋季乡游、冬季滑雪”特色项目,培育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、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及13个国家4A级景区。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将8个民族不同的美食和表演汇聚起来,结合非遗文化打造学做花草纸、欣赏独竹漂、品尝“八方宴”等场景式新体验,旅游业绩迅速增长。
坚持“山地公园省·多彩贵州风”定位,贵州推出5个世界遗产地、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28个国家森林公园以及757个中国传统村落,初步建立起功能齐备、种类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。“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、民族文化组合开发,有效避免了景观的同质化。”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全省登记旅游资源单体82895处,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7000余处。
“体育赛事+旅游经济”“研学旅游”“桥旅融合”
丰富旅游业态,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
今年夏天,被网友称为“村超”的乡村足球联赛,让深藏雷公山腹地的榕江县火爆“出圈”。20支以村为单位的业余球队,每踢一场比赛,平均线上直播观众超5000万人次,有逾5万名游客、球迷涌进榕江县。
面对“村超”带来的超高流量,如何让客人留下来、消费起来?脱贫不到3年的榕江县交出了亮眼答卷——利用场馆周边空地,规划2000余个免费摊位,“地摊经济”搞得有声有色;举办芦笙等民俗展演,让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与文创产品走近观众;挖掘“体育+”元素,旅游景点、特色美食、精品民宿共同为体育赛事引流……
“县里酒店业迎来发展新机,也面临提升服务的挑战。我们从今年2月起累计向全县20余户酒店商户授信,授信金额2000余万元,帮助完成升级改造。”贵州银行榕江支行行长刘正华说。
榕江县县长徐勃介绍,当地以赛促旅、以赛促产,努力开发更多“超好吃”“超好游”“超好玩”的“村超”业态。在两个半月的赛事期间,累计吸引游客338.42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.34亿元。
“体育赛事+旅游经济”,榕江县从乡村体育的“乐子”中找到乡村振兴的“路子”。放眼贵州全省,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融合、跨界、拓展,引导游客从“走马观花”转向“深度体验”,让旅游变得“有看头、有玩头”,将短时间的吸引力转化成长久的“回头率”。
天坑幽深、溶洞遍布,位于绥阳县的十二背后旅游区,形成了洞、林、山、水密布的生态组合。为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,景区推出了洞穴探秘、飞拉达、攀岩等10多项体育旅游项目,创新开发“洞穴+体育”“洞穴+诗歌”“洞穴+非遗”等文旅新业态,成功获评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。“研学游成了我们的一块招牌,客源覆盖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客栈常常一房难求。”十二背后旅游区新业态事业部总经理江伟说。
一些看似平常的场所,一经赋予新玩法,很快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。贵州公路桥梁超过2.8万座,被誉为“桥梁博物馆”,衍生出的高空蹦极、急速滑降、空中餐厅等项目,开启了桥旅融合的新尝试;嵌入夜宵、夜景、夜演、夜购等业态,贵阳市区一个老集市摇身变成潮玩新地标青云市集,日均客流量迅速攀升至4万人次。
今年1月至7月,贵州累计接待游客3.85亿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4346.7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5.8%和26.6%,游客人均消费1127.76元,同比增长9.4%。
“两免两减半”优惠、推进旅游市场整治
做优旅游服务,擦亮“多彩贵州”金字招牌
6月初,贵州推出“两免两减半”优惠活动,对全国各地的学生、老人、儿童等群体实行景区免门票等政策,其他群体实行半价优惠。同时,在特定时间对外省份入黔车辆实行过路费半价优惠。这已经不是贵州第一次出台旅游优惠政策。近年来,针对重点景区景点门票及交通费用,贵州不断推出优惠措施。
将减免时间放在旺季实行,拿出真金白银发放文旅消费券,贵州用实打实的措施,彰显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与用心:宁愿少赚点门票钱,也要让游客感受到满满诚意,主动走进贵州,渐渐喜欢上贵州。
做优旅游服务,各行各业积极作为,共同擦亮“多彩贵州”金字招牌。8月底,贵阳至南宁高铁全线通车,荔波小七孔景区人流量激增。景区顺势实施“一票7日使用制”,为游客尽情游玩留出充足时间。为保障自驾游客绿色出行,南方电网在贵州建成充电基础设施3.4万个,充电服务能力达118万千瓦,建成以市(州)所在地为中心、连接88个县区、带动985个乡镇的三级充电网络,全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充电桩基本实现全覆盖,全省骨干充电网架构基本形成。在贵州银行、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下,各景区硬件设施标准化、规范化水准不断提升。
营造游客放心、舒心、安心的旅游环境,贵州深入推进旅游市场整治三年行动和“黔锋行动”,出动执法人员4.1万人次,检查1.6万家次,立案37件。从2017年开始,连续开展满意旅游“痛客行”活动,鼓励广大游客和群众投诉举报旅游中发现和遭遇的“痛点”,对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给予200元至5000元现金奖励。
今年4月,有游客向贵阳市公共服务热线反映,自己被带团导游多次诱导购物并遭遇其恐吓。执法人员对游客提交的录音证据进行核实后,迅速采取行动,对涉事导游罚款两万元,还对所属旅行社给予停业整顿1个月的行政处罚。“没想到这么快,处理力度这么大!”这名游客感叹。
当前,贵州旅游产业处于优势转化提升期,将持续深入实施业态升级、服务质量提升、盘活旅游领域存量项目等行动,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,推进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,把旅游业建设成赋能产业、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。(人民日报 记者 马跃峰 汪志球 程 焕) 【编辑:梁异】
中新网上海9月14日电(李秋莹 杨海燕)中秋佳节临近,近期,不少沪上知名老字号又开启了排队模式。近日,记者走访发现,今年的老字号在创新上依旧是下足了功夫,“卷”出了新花样。
与老字号争先“卷”起来相对应的,是今年月饼市场的火爆,此前,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《2023年中秋月饼行业趋势》显示,今年整体产量、销售额同比将有5%左右的增长。
南京东路不仅仅是游客心中的上海滩“顶流”,在鲜肉月饼界,它同样占有一席之地,每逢中秋时节,不少位于南京东路的老字号门前都会排起长队,新雅就是其中一家,“今年我们推出现烤月饼新口味有桂花酒酿、叉烧和麻辣牛肉三种馅料,消费者们也都很感兴趣”,新雅行政总厨黄任康介绍,“尤其是叉烧月饼,和传统的鲜肉月饼不同,叉烧馅料需要选用肉嫩多汁、适合做叉烧的五花梅肉,以秘制工艺先行腌制烹烤,再入馅,这样做出的现烤叉烧月饼馅微甜、饼皮干香酥脆,裹挟着浓厚汤汁,一口就很满足。”
记者在现场发现,不少消费者会在购买鲜肉月饼的同时再搭配几只新品回家“尝尝鲜”,“我买了两只桂花酒酿口味,尝尝味道。”一位女士表示。
同在南京东路的老字号泰康食品今年则推出了佛跳墙鲜肉、羊肚菌鲜肉月饼口味供消费者尝鲜。另一家老字号德兴馆,今年首次与广东老字号“广合腐乳”携手合作,共创了一款新潮口味——南乳鲜肉月饼。南乳鲜肉月饼,顾名思义就是在鲜肉月饼的配方中添加了南乳,上海人喜欢将其与猪肉搭配烹调成南乳肉。以浓厚丝滑著称的腐乳被西方食客誉为“东方奶酪”,“广合腐乳酿造技艺”更入选了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“我们的鲜肉月饼制作工艺使用的是传统大包酥、开酥的制作方法,这个是中式酥皮点心的经典制作方式。”据上海德兴馆非遗传承人张坚介绍,南乳鲜肉月饼沿用的是他们店里的传统鲜肉月饼配方,不同的是在猪肉馅芯里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广合红方腐乳,浸润了腐乳色泽后的馅芯在烘烤后会呈现出淡淡的玫瑰粉色,透着汤汁看起来十分有食欲,吃起来也鲜香多汁,带有一股浓郁的腐乳发酵香。
“消费者对月饼新品的接受度较高,很多消费者愿意尝试独特新奇口味月饼,不过在青睐新品的同时,‘旧味’依然是销售主流。”大润发工作人员表示。
光明邨门前的队伍印证了这一说法,13日下午,记者在现场看到,尽管下着小雨,长长的队伍,从店门口一直延伸到街尾,“这里是排鲜肉月饼的,有时间你就排,队伍尾巴在后面,没时间你就不要买了。”队伍中,一位阿姨正在热心的解答为路过的游客解答疑问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在家也能品尝,不少老字号推出了冷冻装鲜肉月饼,消费者在家就能享受现烤美味,例如,光明邨鲜肉月饼生坯保持了与线下门店一样的原料和工艺,每只克数也和线下门店产品一致,可以高度还原门店现制现售月饼的口味。邵万生、泰康、真老大房等老字号也纷纷带来月饼生坯。德兴馆更是精心策划了冷冻装南乳鲜肉月饼的包装袋,以两家老字号的创始人形象为灵感设计了两位“代言人”:阿兴和方先生,更生动地介绍这只创新月饼背后的历史文化,以及顾客如何在家里用烤箱、空气炸锅轻松复刻。(完) 【编辑:刘欢】